(一)違約相關性
違約的發(fā)生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債務人自身因素,債務人所在行業(yè)或區(qū)域因素,宏觀經濟因素。其中,行業(yè)或區(qū)域因素將同時影響同一行業(yè)或地區(qū)所有債務人違約的可能性,而宏觀經濟因素將導致不同行業(yè)之間的違約相關性。因此在計量單個債務人的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之后,還應當在組合層面計量不同債務人或不同債項之間的相關性。
(二)信用風險組合計量模型
1.CreditMetrics模型
CreditMetries模型本質上是一個VaR模型,目的是為了計算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一個信用資產組合在持有期限內可能發(fā)生的最大損失。通常,非交易性資產組合(如貸款以及一些私募債券)的價格不能夠像交易性資產組合(如股票)的價格一樣容易獲得,因此,非交易性資產組合的價格波動率(標準差)也同樣難以獲得。CreditMetries模型的創(chuàng)新之處正是在于解決了計算非交易性資產組合VaR這一難題。
2.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直接將轉移概率與宏觀因素的關系模型化,然后通過不斷加入宏觀因素沖擊來模擬轉移概率的變化,得出模型中的一系列參數(shù)值。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可以看做是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個補充,比較適用于投機類型的借款人,因為該類借款人對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化更敏感。
3.Credit Risk+模型
Credit Risk+模型是根據(jù)針對火險的財險精算原理,對貸款組合違約率進行分析,并假設在組合中,每筆貸款只有違約和不違約兩種狀態(tài)。Credit Risk+模型認為,貸款組合中不
(三)信用風險組合的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用于評估資產或投資組合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可能遭受的重大損失。對于商業(yè)銀行而言,進行壓力測試更大的意義在通過壓力測試過程促進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并了解自身風險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以推動風險管理體系和制度建設。